《東東閱讀筆記》無緣社會 - 孤獨死去、無人送終。人情淡薄、不再有交集的社會。



NHK紀錄片《無緣社會》採訪過程全紀錄







無緣死,指那些沒有親屬、身分不明、或無人願意認領遺體的死者。日本 NHK 曾經針對這樣的議題做了一個專題報導,這本書,就是這個採訪過程的一個紀實紀錄。根據採訪團隊當時的調查,在日本,一年內像這樣的死亡者,你猜猜有多少人? 『三萬兩千人』,每年有三萬兩千位死者找不到家屬願意出面,必須由政府負責處理喪葬事宜,這是發生了什麼事?



「這是我至今遇過最困難的採訪,有些案件就連警方也不得不在調查中途放棄確認死者身分。隨著採訪的進行,死者的身分逐漸明朗,我發現,他們幾乎都是 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。」



一個人孤零零地活著、沒人發現的死去,平時總感覺這離我們很遠。這讓我想到之前看過一些關於街友的文章,其中提到許多街友的背景都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,也不乏許多曾擔任過中高階職位、中高收入職業的人,但也許一次疾病、一次意外、一場家庭變故,階級要向上流動很不容易,但要向下流動卻遠比我們以為的要更常發生。


書中前段,主要描述追蹤採訪的過程細節;也許追著哪位死者,試圖挖掘出他的一生,也許描寫某個社區內的多位獨居老人故事,經由這些文字,真的可以了解為何該位記者會說出這樣一句話:「他們幾乎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。」



獨居老人往往是無緣死的高風險族群,而根據他們的訪查結果,在他們訪問的獨居老人中,有 56%是配偶死亡、20.8%是小孩搬出去住、15%未婚、8%則是離婚,多數都曾已婚有家庭,報導中的許多個案也都還有家人在世,也許是兄弟姊妹只是分居各地,往前追查他們的人生,許多人在數年甚至數個月前都還有工作,他們就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,只是在漫漫的人生中的某個時刻,莫名地斷了與社會的某些連結,而且再也找不回來。



書中後段提到,節目播出後在網路上引起了廣泛的共鳴與討論,一個小時長的節目才播了一半,網站上就已留下一萬多筆留言,而後團隊根據這些留言者的帳號去追蹤,發現留言者大多是介於三四十歲左右的年紀,就已對這樣的主題深感興趣,對無緣死的恐懼已向下蔓延。



團隊之後也在這些留言者中尋找願意接受採訪的對象,想了解是怎樣狀態下的人會對此議題特別關注。


『離鄉背井在都市工作』
『和家人親戚已少有往來』
『除了工作外少有人際互動機會』
『習慣一個人生活』
『獨居、獨身』
『花費許多時間在網路上尋求連結』
等等


現代是人類有史以來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口比例最高、生活人口密度也是最高,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可能同時也是最高的時代。遠離家鄉,斷掉了我們的 地緣;獨居加上繁忙的工作讓我們愈來愈少和家人相聚聯繫,斷掉了 血緣;若哪一日失去了工作、或工作過於單調少有人際互動, 社緣 也是日益淡薄。失去了三緣的人們無緣地活著,這是何等孤單寂寞,而在燈紅酒綠的台北城,大家猜猜有多少這樣的人正孤單的活著?



我也不知道答案,只希望這數字很低。自 2007 年退伍後至今,曾經有過某幾段時刻,我的生活也只有上班下班,儘管不須加班,但下班後就多是一個人;一個人吃飯、上網、玩電玩、而後睡覺隔天再上班,假日也許去逛逛書店、看場電影,也都是一個人,久久才會和朋友相約一次。身為在台北蝸居的外地人,租的不是雅房就是套房,除非有幸剛好和朋友的時間對到,不然說真的也不容易有機會和朋友合租公寓。套房雅房空間狹小、缺乏可以互動的室友,也許整晚在鍵盤上敲敲打打,螢幕上文字貼圖來去看似好不熱鬧,但那畢竟和實體的人際連結大不相同。




人類是社會的動物、是群居的動物,有許多演化上的推論,都認為人類的許多大腦功能、甚至大腦的大小比例,都是因應群居的社交需求演化而來;然而走到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,若有許多人反而得違背這樣的天性活著,那是多麼弔詭的一件事?



全書讀來令人心痛,所幸最後仍有一小段,提到要如何讓失去三緣的人們重新建立起與其他人的連結。我自己自去年開設 來坐夥共享空間 至今,其實一直試圖要做的,就是希望能連接起更多的 第三緣分  社緣,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一點,但當然這畢竟有限,面對大環境的趨勢,不知為何我腦中浮現的是 多元成家 這四個字。


同時和朋友們的討論中,一個由好友們共活共居的社區也總是被提及,過往那種雞犬相聞的村落已逐漸消失,那種緊密人際連結的社區也幾乎不在了,也許未來我們又得自己的社區自己建,若大環境趨勢就是如此,或許還是只能自己設法強化自身社緣,來避免自己落入無緣的境地吧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